top of page

時代迷宮:寶藏巖國際藝術村


在繁華的公館商圈外,有一座與世無爭的小小山城。

人煙稀少處,一條小徑接著一個小緩坡,一個小緩坡上有一座古老的寺廟,穿過了寺廟之後,眼前便見一小小村落;堆疊成群、建築特異,高高低低地錯落在蜿蜒的山路上,「山重水複疑無路」,雖不見桃李之美,但此處依山傍水,頓時有感古人「又一村」之喜 😃

上上下下,從這條階梯穿出,轉瞬又回到方才那條小徑,我以為我和你分開了,卻在下一個路口又重新遇見了你。

平日冷清的古老街道與一旁喧囂的水源快速道路,多次在視線裡交映,像個龐雜的時代迷宮,既古即今;因「風格獨特且無法重現,為戰後弱勢者自立造屋聚落之代表」,「寶藏巖國際藝術村」成為台北第一個歷史聚落,更被紐約時報(2006)列為台北最具特色景點之一,與當時的世界第一高樓101比肩齊名。

這裡不是高端的藝術殿堂,而是嫁接於地景的藝術聚落。

聚落名稱來自漳泉移民郭治亨所建、康熙年間的「寶藏巖觀音寺」。

1930二戰爆發,日軍在此增設高砲部隊,便有了兵舍、機槍堡、防空洞等軍事設施。戰後國府接收,續用為台北司令部軍事要地,除了寺人、少許農人及砂石工外無人可進入此處,直至60、70年代爆炸的軍眷需求、司令部遷移,政府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情況下,軍人們陸陸續續搭起在台的「家」空間,慢慢地,數十戶至數百戶,攢夠了錢趁著夜,今年幫閨女搭一間房,明年再在後邊蓋兒子娶親的新房。當時的寶藏巖仍有著禁建令,大夥的房子都是「一暝大一吋」,飛快地「成長」(笑)🤣🤣🤣

這裡沒有譁眾取寵的過多裝飾,大多是陳年的老舊建築,平日裡清幽得幾乎沒有景點感,質樸安靜。

開放時間為周二到周日,十一點到十點,周一休館,公館站一號出口走路十分鐘。

眼前的這片山保不准哪日便不再,希望有更多的人走過來瞧瞧曾經人們在此努力生活的痕跡。

門口有姓氏燈箱的是少數仍居於此的一般住家,上頭寫著住戶一則則的小故事;藝術家的門口則會有清楚的門牌標示:開放參觀或請勿打擾,請大家留意一下,務必當個有格調的好客人喔 ~ 😉

文章精選
ARCHIVE
bottom of page